交通運輸業著手布局"雙碳"戰略
2021-07-05
來自: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
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、貢獻者、引領者,2020年我國正式宣布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"碳達峰"、2060年前實現"碳中和"。
"碳達峰""碳中和"帶來的綠色轉型將重塑未來的生產生活方式,對今后30-4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。"十四五"是實現"碳達峰""碳中和"關鍵期、窗口期,交通運輸行業如何抓住"雙碳"戰略的巨大發展機遇?
未來綠色低碳大趨勢 今年2月,國務院印發《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》,要求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生產、綠色流通、綠色生活、綠色消費等,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,確保實現"碳達峰""碳中和"目標,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。
以創新為驅動,大力推進產業、能源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,也是擺在交通運輸人面前的重大課題與歷史機遇。6月20日,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博士王志芳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,交通運輸部已經著手推進行業"雙碳"戰略的"頂層設計",從發展、趨勢、渠道等各方面研究交通運輸行業"雙碳"行動方案的時間表、線路圖與施工圖。目前,交通運輸部相關科研院所與中國船級社已經開展了"雙碳"戰略的十多項課題研究。
綠色金融引領發展轉型 根據全國碳市場總體設計,最終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高能耗行業有8個,包括電力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、鋼鐵、有色金屬、造紙、民航。作為推動我國碳減排工作的重要抓手,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。
5月26日,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,6月底前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,"我國碳市場覆蓋排放量超過40億噸,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。"
全國碳市場啟動上線交易,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化,將激發各行各業的減排動力,對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發揮重要作用。比如某個交通運輸企業每年的碳排放限額為1萬噸,如果通過技術改造、減少污染排放,每年碳排放量為8000噸,那么多余的2000噸,就可以通過交易出售。而其他用能單位因為擴大生產需要,原定的碳排放限額不夠用,也可以通過交易購買。這樣,整個交通運輸行業的碳排放總量控制住了,又能鼓勵企業提高技術、節能減排。
水運開啟綠色低碳產業變革 據了解,2018年全球碳排放的第一大來源是火力發電,占比42%,其次是交通行業,占比25%,工業占比23%。2020年我國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整體能源消費中占比約10%,電氣化率僅3%。其中,公路排放最大,達77%;航空、水運、鐵路的排放占比分別為10%、9%、4%,交通領域的綠色轉型具有較好的提升空間。
我國水運領域,一直在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,管理部門、航運巨頭、大型港口"紛紛入場",著手產業布局。 近日,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二級巡視員王澤龍表示,"十四五"期,部海事局將實施我國'碳達峰''碳中和'重大決策海事應對策略,推動建立全國船舶能耗中心,建立航運溫室氣體減排監測、報告和核算體系,完善船舶能耗數據收集機制,實施船舶大氣排放清單和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制度,推進深圳大鵬灣、寧波舟山港核心水域、上海外高橋等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監測監管示范區建設,實施船舶排放控制區監測監管示范工程,積極參與航運業減排全球治理,提升我國航運減排制度性話語權。
中國船級社科創中心主任蔡玉良介紹,CCS來自總部的相關處室、研究機構及認證公司的團隊正在開展"雙碳"研究,CCS的8個實驗室中,航運綠色生態實驗室、清潔能源水上應用與安全實驗室正在參與"雙碳"研究工作。
5月18日,中國船級社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在上海簽署"推進'碳達峰''碳中和'工作協議"。雙方將按照國際海運溫室氣體減排和歐盟"綠色協定"氣候中性目標要求,有序開展能源消費結構的調研,制定航運業實現"碳達峰、碳中和"的技術路徑,合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搭建國際化合作平臺,為航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示范和經驗。
在長江流域,長航集團堅持實施低碳發展措施,參加工信部"綠色智能內河船舶創新專項"研究;首創內河油氣電混合動力技術,并完成實船改造及運營;推進長江水上化學品船舶洗艙站及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建設。
6月5日,山東省港口集團在全國港航領域率先發布綠色港口"十四五"規劃,明確提出要瞄準"建設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口"1個目標,力求實現"能源消費低碳化、運輸方式綠色化、資源利用集約化、管理模式智慧化"4個突破,推進綠色低碳發展。
交通運輸行業的碳排放權交易空間巨大。未來40年,在"雙碳"戰略的大背景下,我國的交通運輸相關產業必將形成一系列新的變革。
?